谢谢《一世浮华》圈,谢谢晓风管理的推荐,谢谢历史人文讨论区的推荐首页的老师
如果按季节选读一些诗词的话。我会......
春季,我会读海子的诗,读着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》,在想象中过着柴米油盐、喂马、劈柴的简单乡居生活,在遥望中的大海边,花开的青草地里,安静的把祝福送给高山、大海、每一个人。夏季,会读纳兰容若的词,和着一阙阙词,伴着古典与婉约,让心情沉淀在赏月,观花,听雨的娴静中,安然度过清凉一夏。秋季,我想我会读易安居士的词,伴着千年前的那位让无数后人倾倒的才情的女子的那份欲说还羞,浅愁凝眉,鬓边剪影,墨韵香凝一起沉醉在静谧的秋夜里。
虽说学生时代就知道宋朝著名女词人叫李清照,不过,“李清照”,这个燃着墨香、婉约、古典、雅致与才情的名字驻足心间却是在几年前的一个秋夜。那夜,照例在网上搜寻一些喜欢的文字来读,偶然闯入一个古诗词网,李清照的的诗词全集在眼前徐徐展开,也许那时正愁绪满怀,那样的一些文字正中下怀,于是,一遍遍的品读中,不由自主的陷在了一阙阙涤荡心灵的词中。从此,李清照,号易安居士的这个千年前的女子成了我品读夜晚最好的陪伴,与她一起嬉戏一起娇羞,与她一起相思一起幸福,与她一起惆怅一起忧伤。那时已然明白,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做追星族,要当粉丝。
又是一个秋夜,再次想读易安,不知,心情会有怎样的不同?
“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兴尽晚归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” 首先进入脑海的是这阙《如梦令》,一个酒后憨态可掬,娇羞活泼的率真少女样在眼前跃然,那个秋季,那样一池秋荷中易安更显妩媚与娇柔,那时的易安是幸福的,有着优越的家庭环境,有着文学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,熏陶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,在那样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,女子应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代,易安有着这样一份与众不同的生活是何等的幸运。
一路幸运陪伴易安进入了婚姻生活。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,才子佳人的结合成为当时文坛的一段佳话,婚后,与丈夫卿卿我我中作词、品茶,度过了一段幸福和谐的婚姻生活。一阕《丑奴儿》记录了她当时的美好生活和美好感受。“晚来一阵风兼雨,洗尽炎光。理罢笙簧,却对菱花淡淡妆。绛绡缕薄冰肌莹,雪腻酥香。笑语檀郎,今夜纱橱枕簟凉。
可是这短暂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,真真的应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古话。六年后,易安开始过上了颇不平常的跌宕起伏,世事难料的不安稳的生活。李明诚与易安在易安姥姥家所在地的山东青州闲居七年后,皇上降旨再次启用他,他前往京城赴任时,不敢违背母命,没有带易安前往,并纳贴身丫鬟为妾。从此,易安过上一段独居思念丈夫的生活,在一个个清冷的夜晚,只能以作词寄托相思,想念丈夫。于是就有了一阕阙洗去尘埃,缠绵悱恻,幽婉清心的词在人世一代代流传。
“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销金兽。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 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 ”。
“ 红藕香残玉簟秋,轻解罗裳,独上莲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花自漂零水自流,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”
这些沾染着秋的气息,汲取着月的清辉,浸润着清照灵气的词让她度过了一个个难捱的夜晚,也让一代代辗转于尘世情感的后人们痴迷与感叹。这样的相思从此陪伴易安度过了一生,46岁时,丈夫赵明诚去世,国家又遭金兵入侵,易安避难奔走,家中价值不菲的收藏之物几乎全部丧失。国破家亡,夫死亲散,颠沛流离中改嫁,不堪丈夫凌辱殴打又离婚,这样一段非人的生活,并没有磨灭易安生活的意志,却还为国家的前途与现状悲愤与担忧。“生当做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,”“永夜恹恹欢意少,空梦长安,认取长安道。”困苦与潦倒中,把一份份对于国破家亡,爱国忧思的情感依然寄托于词中。
有记载说,李清照旅居江南67岁时寂寞去世,又有记载,公元1155年,伟大的女词人离开人世,享年71岁。无论哪个记载是真实的,一代词人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是凄苦与与寂寞的,不过又有记载说她虽历尽风霜,却也从容坦然,在完成了丈夫赵明诚的最后的嘱托,不断增补修订《金石录》终于成书,洗尽铅华后香消玉殒,想象命运的不公却是让后人心酸几多。
“十五年前花月底,相从曾赋赏花诗。今看花月浑相似,安得情怀似昔时。”易安是不幸的,那个时代,那个环境让她饱尝了人间的凄苦与无奈,颠沛与流离,寂寞与忧伤;不过,她又是幸运的,上天给予她传奇的一生与不泯的才情成为后世文学的探究与借鉴,也让无数的后人崇拜与品读。更为欣慰的是,在她诞辰900年之际, 国际天文学组织把“李清照”命名为月球上的一组环形山脉。这是一个人多大的荣誉与奖赏啊!这也说明易安的词影响后世之伟大,影响后人之深远,她创造下了可以与日月同辉的精神财富,这样的一个女子是哪朝哪代的哪一位女子所能比拟的呢?
我知道,读易安绝不能以这样一篇小小的文字就能释然,何况又是我这样的凡俗之人。不过,这个秋夜,屋外,秋雨绵绵,屋里,一几,一茶,一灯,还是想静静地读易安,因为愿意为她的才情折服,愿意为她的情思落泪,愿意伴着她传奇寂寞的一生燃上一根温暖的心烛,把“易安”二字暖暖地放在心间,安静的沉醉在这个沾染着些愁绪,却也晕染着古典与婉约的秋夜里。

